讲股堂

标题: 1.12收评|快醒醒!3600点了,全面牛启动? [打印本页]

作者: 王者财经    时间: 2021-1-12 15:02
标题: 1.12收评|快醒醒!3600点了,全面牛启动?
继昨日调整之后,今天一开盘指数继续下探,机构抱团股出现明显的杀跌,而小盘股逆势拉升,从分时图上可以明显看出,黄白线之间的明显的背离,随着恐慌情绪的释放,10点之后,机构抱团股继续拉抬指数, 熟悉的节奏又回来了!午后【券商】【保险】崛起,带动上证指数,大幅走高。截止发稿创业板涨2.2%,上证涨1.9%,两市2000家上涨,1700家下跌,市场情绪逆转,成交量基本持平。北向资金跑步入场,截止发净流入85个亿。南向资金继续大幅流入港股市场,大举买入98个亿。
- O9 L+ P: H. k6 Z. M% ]. t& t6 M
市场的承接力度还是比较强,抱团标的调整就有机构低吸,因为机构现在实在是“人傻钱多”。数据显示,开年以来的6个交易日,至少有14只基金发售当天即被抢光,昨天5只产品募集超千亿资金。“基金”一词频繁登上热搜。近两年公募取得35%和40%的中位数收益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借基“入市”。
& ?/ _1 `$ r$ M( Y+ V% S
A股市场二八分化严重,对于整个公募来说同样如此,头部机构凭借品牌效应与资金优势加速“跑马圈地”,吸金能力越来越强。而业绩相对一般的小机构可能连口汤也不到,连续多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的就要面临清盘。这就导致了整个市场的话语权向头部机构的集中,其他中小机构迫于业绩压力,也不得不被动跟随。

/ r4 r8 Z% }7 B4 I# q
值得玩味的是,如果某基金经理没配置核心标的,指数涨了他的基金没涨,投资人可能会觉得他脑子有问题;而如果配置了核心标的,大盘跌了,基金也跟着跌,投资人会觉得是这是市场的问题。在中国机构业绩考核压力很大,保住自己的饭碗非常重要,哪怕买贵了也要买,所以是不存在纯正巴菲特式的越跌越买的价值投资,抱团到极致然后溃散,开始下一轮循环。
; d1 Y- I5 V+ t0 p
, ~' H2 G! }% q: |$ `  z- y
从行业板块涨跌幅来看,今天【证券】【军工】【保险】涨幅居前,【酒店餐饮】跌幅居前。【军工】行业中【航空航天】概念Z~为亮眼,这主要是“十四五”规划中空军军费投入的增加,那么航空主机、航空装备业绩需求量打包计算,提高预付款比例,企业现金流大大改善,进而盘活整个产业链。
3 n/ s. g$ h% @$ u% h
目前的市场,从中期来看,在政策相对宽松,外资持续流入和基本面向好的背景下,指数将继续整体呈震荡向上的走势。但是结构化行情之下,个股的走势与指数的走势已经不同步。真正影响指数走势的只是小部分与指数相关的股票。

# @  \! u5 j. z& g& d
黑格尔说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己的否定。机构抱团这种趋势本身就注定了会终结,但在目前仍处于这一正反馈的加强阶段,在临界点到来之前,还是要尊重趋势,顺势而为。( D7 `( `( K. k7 Z/ `* p. F) \
# q; s! p& {! N& l  U4 r1 e
那么就当下“赚指数不赚钱”的行情来说,选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是趋势投资者,就必须注重王者生命线技术的运用。基本面很好也在均线多头排列的前提下,配合王者520法则,你介入后亏损的可能性就较小。只做上山虎,而下山这一段我们就只观望,这样就不会套住你。而规避掉亏损,利润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 u  |, _- G- J
作者: 王粉三晋追随者    时间: 2021-1-12 15:02
王者财经 发表于 2021-1-12 15:02
" ^( D+ Z4 _+ Q" e* a% f# v* R# N继昨日调整之后,今天一开盘指数继续下探,机构抱团股出现明显的杀跌,而小盘股逆势拉升,从分时图上可以明 ...

0 X, A% Q5 E: F: O- f感谢王者老师的辛勤付出!老师辛苦了!
作者: 王粉之静水流深    时间: 2021-1-12 15:10
老师辛苦了!
作者: 王者贴身近卫    时间: 2021-1-12 15:20
感谢恩师!
作者: 王粉之小乐    时间: 2021-1-12 15:35
老师辛苦了,感恩
作者: 草根王之悦来越好    时间: 2021-1-12 21:16
感恩老师!
作者: 草根王一叶知秋    时间: 2021-1-13 05:36
老师辛苦了
作者: 草根王之徽喜鹊    时间: 2021-1-13 11:39
点赞分享是一种美德,让更多人受益,才是对王者老师每天辛辛苦苦工作的肯定!+ T0 ~' U6 {, m  B





欢迎光临 讲股堂 (https://bbs-test.iwangz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