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2-3-3 10:50 |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签到二级
管理员
  
- 积分
- 111810
|
这两天大盘阴晴不定,昨天上午暴跌后V型反转,午后又被砸;今天大幅高开后低走,十点半之后又震荡走高,连续两日盘中剧震4%。从消息面上来看,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回落,纳指暴涨成为今天指数走强的直接刺激因素。这大幅波动的过山车行情,多少股民被震晕乎了!
8 Z# w9 O) e3 e+ h2 H6 X& y% c9 Z; ^
股市对消息面异常敏感的背后不止这么简单。就像一个人突然大发雷霆肯定不单只因为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当压力太大,体内淤积了太多负能量的时候就得发泄出来,这个时候任何一件事情都能成为扣动情绪爆发的扳机。" u% z+ K- a& A K5 ]3 {3 T
3 r9 v1 n. y2 T7 M* K7 A从机构持仓数据来看,19年开始,公募基金的持仓品种集中度不断提高,仅以【食品饮料】【白酒】行业为例,这两者就占到机构股票型基金仓位的10%;从交易量上来看,极少数的公司占到了市场非常大的比重。尤其是去年12月之后,机构爆炒抱团股的风气愈演愈烈,很多短线资金也参与其中,所谓的“核心资产”被爆炒到不可思议的水平。从昨晚曝出来的新闻来看,在“炒股不如炒基”的诱惑下,不少经营贷违规流入股市,甚至激进的人还上杠杆放给基金炒作,节后突然的风格转换与这些资金被迫赎回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关系很大。
$ j3 \1 u; l- v5 l! P
/ H0 \9 w. }- S0 D- W这波暴跌之后,不少“核心资产”腰斩,蓄积的堰塞湖得到一定程度的疏导。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一个在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出现暴跌的市场肯定是自身问题。一个正常人,有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但是动不动就做出出格行为的人肯定精神有问题。现在的机构并没有起到平抑资本市场波动的“压舱石”作用,反而利用资金和信息优势爆炒取暖股Z~后千军万把过独木桥酿成踩踏事件。吃一堑长一智,要打造一个平稳健康运行资本市场,对于类似行为一定要有所约束,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 Y4 J# l9 W) O* G1 _7 Z0 B& k3 y0 a' f/ B* H- l6 p
从今天盘面情况来看,两市有所反弹,创业板上涨1.6%,分时图上白线领先黄线,权重反弹带领指数企稳走高,两市1000家上涨,3000家下跌,赚钱效应持续弱化。北向资金连续两日加仓,截止发稿,净流入50亿。) k" I. Z# @; X. C& k( X
0 s! e6 C$ l% b' |! A! ]! e
今天成交量相对前两天明显缩量,还没割肉的此时已经不怕开水烫了,而等着抄底的资金还在静观其变,多空双方隔岸对视,观望情绪浓厚。
7 x+ f7 a) _8 a3 \) ]" D2 F# H% O/ R( d3 Q/ L
0 Q1 U8 _4 P9 |9 A. v- l. F/ f股票市场里恐惧与贪婪交替发作场,短期的高低点受主要受情绪驱动,像正弦曲线一般周而复始。目前指数暴跌的阴影还笼罩在市场上空,但是指数杀到当下这个位置,基金赎回的负反馈效应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目前大概率循环到了主动性抛压减弱所引发的反弹这个阶段,此前我判断创业板会走出abc浪杀跌,目前来看a浪大概率是结束了,目前还缺一根标志性的阳线,就可以确认b浪反弹开始!
* s1 Z* P- {3 q _" n
6 u, {/ Q" i1 ^$ D随着近期指数连续调整,市面上“熊市论”不绝于耳,我认为这绝对是危言耸听之词!目前市场所处的阶段和2007年全面牛、2015年杠杆牛不同,整个市场估值平均水平还不是很高,大金融、中字头、“两桶油”这些庞然大物还在底部趴着,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但现阶段主要矛盾在于市场内部分化程度很高,像【白酒】、【光伏】、【新能源车】等板块的估值处于历史Z~高水平,这些股票风险很大。3 ?7 m! F8 Z5 `, R' z y& N
( R0 N6 N8 Q& B/ ]% N# C* N, }; u
有分化就有机会,因为均值回归也就是王者经常谈到的轮回,是亘古不变的整理。像今年开年以来大小票收益率的均值回归,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这里面尤其是周期性行业,大多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具备较大的估值修正空间,将是接下来市场行情中Z~大的机会。) v$ k# @* N+ `3 S2 S% [
+ g$ h$ a/ R5 S* L3 Y, g4 |' B' D"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