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2-10-26 09:05 |
---|
签到天数: 1752 天 [LV.Master]签到十一级
版主
  
- 积分
- 169170
|
在我个人总结的交易三小法宝里,支撑压力线是结构Z~简单的一种画线方法,简单到就是一个空间上的绝对值,衍生的操作也无非就是回踩支撑线买,突破压力线买,跌破支撑线卖,压力线遇阻卖几个清晰的动作。前面的原理讲解给大家介绍过,分析方法越是简单可用性就越高,但稳定性越差,从操作的角度去看,越简单应该是驾驭起来越容易,但是赚钱很难。# c9 B3 }; A/ J4 g: X# ?
所以从可用性的角度来说支撑压力线在实战中是终极技术,不管用什么去分析描述怎样曲折的趋势逻辑,归根结底就是自己选择的分析周期内支撑在哪里?压力在哪里?换到操作角度就是Z~直接的买点在哪?卖点在哪?这个确定了其余的分析对于我们的交易来说显然就不再有任何的价值了。% o! x U8 x1 q
而从稳定性的角度说,随便什么分析都可以确定出支撑压力,自然稳定性就要很差。
; \+ o% A5 R4 }3 w+ u 当你不把分析和操作做明确的区分,不把可用性和稳定性做明确的区分,在理解技术的时候你就必然要绕在这些辨证统一体里面出不来,谈驾驭力,简单的支撑压力线Z~好驾驭,而实战支撑压力线是Z~难以驾驭的,Z~简单的分析方法对应Z~难的驾驭,我们想驾驭好就需要把简单的方法逐渐复杂化,随着方法逐渐复杂我们驾驭起来就变得容易,这种充满矛盾的原理绕明白你才能更客观的理解技术,抓手就是拆分。
! [, g" }# Y- e0 K# r7 w 绕明白原理支撑压力线我们学习掌握的合理顺序依然是从简单的分析开始,分析线条放粗,操作包容度放大,一面尽量寻找历史图表中清晰有代表性的支撑压力去尝试响应把响应的范围收紧,一面在操作原则上将操作的弹性适度加大来适应不稳定性,交易纪律执行程度考验的是你对应用技术进行交易的决心,盈亏的接受程度考验的是你对技术理解的客观程度,仓位的控制程度考验的是你对自己的技术水平评估的客观程度,总之你的交易你做主。& K$ t' J$ i8 J5 l, z( T, {
从分析的角度说,支撑压力线好比路上的路障,一方面要评估这个路障的偏静态阻力的大小,一般通过历史上在这个位置的量能水平和运行周期跨度来计算,另一方面要评估趋势这次和路障产生交集是以什么样的力量来冲击,关键就是截取的一段历史趋势周期运行的技术特征和即将响应周期的关联关系的紧密程度,分析的结论集中在趋势遇到障碍的结果,通过则买遇阻则卖,而保障分析结论的稳定性在于历史图表的分析。
9 E, l! w( c* c2 d- B$ X 而从操作的角度说,就类似操盘的原理,不管操盘的风格差异有多大,都不会改变操盘的核心目标,就是一切行动终极目标都是隐蔽自己的操盘动作让其他投资者产生误判及通过盘面的反应尽可能准确的判断其他投资者的意图,所以稳定性较高大概率能出现趋势结果的控方趋势都是不断反反复复的,而较少波折的趋势是普通投资者Z~喜闻乐见的,但是原理上稳定性必然是非常低的,所以多数的投资者注定是失败的,追求原理决定成功率极低的收益目标大概率自然是失败,交易周期越长失败的概率越高,这并非什么运气问题,而本身就是小概率的事件非要编造有什么大概率的分析方法可以锁定自然就是胡编乱造,不存在任何真实的可能性。2 g! X1 _( e% |2 a/ E5 X5 q4 M( ^
异想天开的用技术炒股就是将技术理解为判断,高准确率判断然后响应获利,实践的技术是选择了计划响应的诸多操作点之后,利用控仓和操作间的关联关系,设计一种分析结论错了有应对计划,对了有跟进计划,通过原则尽量降低回撤尽量锁定利润,通过操作设计将不对称获利原理Z~大程度的在实战中发挥出来,这个才是被市场实践充分证明过的算法交易思路。
8 U# \5 [% L- R6 |* a, S 还是以创业板指为模拟环境来交流:
* q N* T/ q7 L: Y& A& w( C' k 1 总体的均线分析相对来说属于一种大周期的分析,图1黄色的趋势线属于相对均线小一些的中线周期,上期给大家在图表上留了一条蓝色和蓝箭头没给大家解读这个相对均线和趋势线属于短周期。
: R7 F$ h6 B6 ?/ l+ M9 O 2 那么从合理的响应上我们根据自身分析能力的评估就应该先从尽量清晰的粗线条信号开始,以模拟环境来说就是先把较大的均线信号分析响应清楚,没这个基础更小周期的信号就需要放弃。
8 Q: e" G7 @; u4 Y4 j9 H 3 大周期上设计合理走到这里自然是实际获利的效果,这是响应趋势线的基础,操作上响应趋势线应该从较大周期更为控仓的水平开始,起码总的风险敞口理论控制要小于前期的总体获利水平。 V3 X) `, s+ \
4 趋势线做好了才谈得上响应短线的支撑压力线,从这种框架过来大家应该就能理解为什么不和大家交流太细的算法,因为要关联大周期算法必然要复杂。
5 A$ N) ^( O. Z8 l# S: ^ 5 这里题外回复个问题,有学友希望我给大家分享一点期货交易的具体点的分析思路,我回复学友目前看不太适合,因为期货交易对于绝大多数学友就是日内技术,所谓的日内技术其实就是操作算法,这比我日常给大家分享的复杂度一定要高,所以不适合多数人接受,而我要付出的精力却更大,所以现在不是适合的时机。+ w: }. S# d8 E; v
6 上周给大家留的蓝色信号也是这个意思,太细了多数学友没必要挖到这个程度,只是标识一下这些都是可以左侧去分析计算的,而不给大家详解主要是提醒大家应用的核心不在这里,从分析角度看我们不断分析自然要追求分析的准确率越来越高,否则我们持续研究就没有合理性了,但是从操作的角度来说这部分增值的分析成功与否并不重要,梅西坚持练控球技巧,自然希望自己控球越来越好,但是比赛球丢了,丢了个球就放弃自己的职业生涯吗?这种辩证关系和我们学习应用炒股技术的关系是一样的,你持续学习积累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要客观的理解和评估你才能越走越远。( x. E' P% y T- b# ]1 F
7 简单和大家交流一下这种短线的支撑压力算法,这是选修课的内容,大家能理解吸收就选自己有用的用,不能也不要勉强。9 x8 g' L& E* M# S! M
8 大周期看均线我画两个蓝箭头,144线的趋势逻辑前面讲过,近期144确认支撑后斜率明确是向上的,所以这个是中线依然没走弱信号的依据。
* U/ `; J2 U+ ^! s O2 n: L( x) g 9 55线呢明显由强转弱的,对于89和144都属于修复周期,所以55日明确的弱势周期。
U8 x! C1 L7 q4 Y4 B2 q 10 前面也解读了89线的运行逻辑,那么现在中线级别,89显然处于一个敏感期,55向下修复超卖到了拐点附近,89何去何从关键的信号就是55是否死叉89。) Q7 \0 n" K2 I2 u% a+ K
11 而短线的分析上期我标准的蓝箭头就是20日线的运行位置,从上周的位置这周运行的目标位就是缺口下沿的位置,这是依托于大周期背景的计算,也就是计算的核心并不是20日均线的走势而是20线和中期均线运行逻辑间的关联关系。8 x. q; f, J1 X$ U7 c0 P: W4 G
12 如何算呢?n=当日收盘价。三个数组,a20=(n-20,n-19......n-1),a55=(n-55,n-54......n-1),a89=(n-89,n-88......n-1)。( `$ n. q3 F0 M, C
13 n是趋势一天天实际走的,是个固定量,三个数组都是一样的,三个数组间存在明确的包含关系,那么我们要分析的大周期逻辑55和89的关系无非就是两个数组的动态值的大小,a55小于a89就死叉了。
% ~; @8 ~( m. O u# H; g7 D 14 短线上以前期明确的5日运行规律取5日的变动周期,做基本的计算假设,短线上55和89分化,20线驱动中线行情带动55走好前面逻辑假设给大家分享过,这个大概率不成立,而中途几次逻辑假设下的实际回踩一直在验证这个假设是持续有效的,所以短线的分析中趋势线上轨是不应该被突破的。
) x. c" x9 W0 ~. i 15 下方按照5日周期统计和55日周期的运行逻辑,计算出来20线本周的运行就是贴近缺口下沿的位置和缺口下沿趋势线产生共振。+ T+ Z: v3 y( f1 i
16 而日线级别的计算思路和这个类似,就是把这个周期压缩到一日为周期,5日价维护20线的合理位置就是缺口上沿的共振位置,周单位的支撑压力线就计算出来了。: L' `' I( d; `5 v5 z8 A
17 个股的分析响应由于应用的细化必然在现象上复杂得多,具体到细节都是建立在自我选择的基础之上,原理上和指数的分析应用都是一样简单的起点复杂的演化过程简单的输出,怎么选择都是见仁见智的东西,无法一概而论。% L6 A& I' A( w3 ^
18 图2实例是适合我个人选择分析习惯的应用实例,类似的实例讲解里给大家分享过N个了,熟悉的预期背景,清楚的盘面现象,习惯的介入信号,能不能涨天知道,自己选择自己坚持。对于驱动逻辑我没办法左侧发现,网红经济我个人旗帜鲜明的不认可,我不否定可能会持续,可能会蓬勃,但我个人观点始终认为对于中国梦对于对于我们能看得到的未来的经济周期,这东西的作用和1840年的破玩意儿一样的,但这和炒股无关,和技术分析无关。9 g- a, c( g; X/ w, @
19 先有选择再谈效果,选择之后是预期,预期了之后是验证依据,验证依据之后是响应的信号,而Z~终应用效果的唯一体现收益的情况取决于在过程中不断优化每个环节的合理性,更核心的是这种优化的重点是让每个元素之间的关联性更加合理,而非某个局部的片面合理性。
* V8 h* r8 v' {. z4 [3 A) ^ 下期斗K讲解“支撑压力线运用”,欢迎有兴趣的学友收听交流!
; f B% W# i0 E# C. |( c% \) N& p7 s# J/ X. c% j& d E4 K0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