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喻户晓的神话形象,齐天大圣孙悟空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机智勇敢、火眼金睛、嫉恶如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在海外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生就不凡
“孙悟空”的形象Z~早出现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僧行六人,当日起行……见一白衣秀才从正东而来”,秀才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特来助三藏取经,三藏于是改呼秀才为“猴行者”,这里的“猴行者”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雏形。
“猴行者”的形象由此开始流传并不断演化。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于是禹伏无支祁故事遂以堙昧也”,认为孙悟空形象可能受到唐代传奇小说《古岳渎经》中无支祁水怪的影响,故事中无支祁“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与孙悟空的外形也很相似,而“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的描绘更使人联想到孙悟空的神通广大。
另一学者胡适则在《〈西游记〉考证》里提出:“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认为孙悟空的形象受到印度神猴哈奴曼的影响。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孙悟空原型是西域胡人石磐陀、鲜卑人释悟空等说法。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融合了众多版本而来,形象更加完整饱满,并得到了升华。孙悟空在这里是个“感生”而出的英雄,他本是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他五官俱备,四肢皆全,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玉帝。他出世不久,就因为探寻水帘洞有功,被群猴拥戴为美猴王,诗赞曰: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就这样,孙悟空带领众猴过上了“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日子,可是当他想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就十分忧恼,甚至落下泪来。于是他寻访仙道,学得本领,先是在东海龙宫得到如意金箍棒,接着闯到阴司,将生死簿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
真“金”不怕“火”炼 因为不满玉帝的“甚不用贤”,孙悟空先偷蟠桃后偷酒,搅乱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又盗了仙丹,被太上老君关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锻炼了七七四十九日,不但没有化为灰烬,反而炼出了一双“火眼金睛”。
西天取经途中,孙悟空也频频遭遇火劫:金角大王的“灵光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火焰山之火、赛太岁的“烟沙火”……,如同真金入火锻炼,每一次的火难劫数都是对孙悟空意志的磨练,锻造了他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在险象环生的艰难取经之路上,他依然顽强拼搏,保佑唐僧顺利取经。
斩妖除魔 从西游故事的产生到小说《西游记》的出现,前后历经几百余年,由Z~初僧人玄奘独自求取佛法的故事发展到神幻奇异的神话故事,取经途中的困难也从沙漠、强盗,演变成妖魔频现的九九八十一难。随着磨难的不断升级,故事并没有赋予唐僧对抗妖魔的能力,因此,孙悟空就成为他顺利取得真经的关键人物。
在面对妖魔鬼怪时,不管对方有多么神通广大,孙悟空都没有丝毫动摇和退缩。第三十三回中,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捉了唐僧、沙僧、八戒,孙悟空被他们使法压在山下,动弹不得,后来还被收入紫金红葫芦中,几乎有性命危险,但他仍然想方设法营救师父和师弟们。第七十七回中,师徒四人经过狮驼国时均被妖怪捉住,唐僧见此情景,忍不住哭道:“徒弟呵!常时逢难,你却在外运用神通,到那里取救降魔;今番你亦遭擒,我贫僧怎么得命!”八戒、沙僧听见师父这般苦楚,便也一齐放声痛哭。孙悟空却微微笑道:“师父放心,兄弟莫哭,凭他怎的,决然无伤。等那老魔安静了,我们走路。”
除了保护师父,在取经路上,孙悟空还是帮百姓解除危难的英雄。当他听说通天河里的灵感大王每年都要吃陈家庄的童男童女,就主动变作男童陈关保去祭赛,借机引出妖怪,为民除害。当他在车迟国见到一众僧人被道士虐打受苦,便借倒换通关文牒之机与虎力、鹿力、羊力斗法,将三个妖怪一一除掉,救僧人于水火之中。
由此可见,孙悟空在取经之路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正是他法力高强、有勇有谋才保证了取经的顺利,也正是他当仁不让、从不服输的果敢气势,使整个故事贯穿着振奋人心的力量,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
终成正果
取经之路上,孙悟空经历了很多艰辛磨难,但是同时,他也磨炼出了韧性和耐性,不再冲动,而是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当唐僧因为他“三打白骨精”误会他,要赶他走时,他已经不再像Z~初那样决绝而去,而是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可见他对师父以及取经的感情多么真挚浓厚。
经过一番执着的奋斗,取经大业终于顺利完成,孙悟空也修成正果,因为“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被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的形象演变至今,所象征的精神早已超出文学等领域,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物,带给人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和进取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