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任督二脉就像这样,年轻时因为七情六欲不断地干扰,这边堵、那边堵,全部都堵掉了!到懂事的时候,虽然看透世事,决心要好好守着清静,专心念佛,但此时心静下来气轮就能通畅地运转吗?不会的,因为丹田已经当机了,任督二脉中的所有关窍也全都堵塞不通了,剥阴取阳返本还原的机能已全都丧失殆尽!那时光修个内心的清静就能起得了作用吗?你走过苔湾的中横公路吗?那条路很美,但台风天一来,到处都在山崩,这一段也塞住,那一段也塞住,全线都不通,既使你有再好的车,还开得动吗?此时真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寸步难行了!如果没有工程队大刀阔斧的铲一铲、挖一挖,你一步都走不了的!
人们的气轮也是一样,既然已经全部堵住了,没有大刀阔斧的铲一铲,就没有办法恢复它正常的运行功能了。还记得这气轮是如何丧失它的功能吗?那元凶就是人们黄庭的「分别知见」!是它向丹田借火,彻底扰乱了气轮的运行,而后造成所有关窍堵塞。因此完整的修行,除了得先将这心中的知见彻底铲除之外,还必须研究怎么重新贯通任督二脉中所有关窍的问题,这两大方向少了一个都不是完整的修行。
因此懂得开始静心,破除心中「对待」的知见,找回本心的清真,便已做对了一半的事,而且是首先要办的事,这便是各教经典之所以存在的Z~大原因。打开各教经典,你会发现这部经也讲心、那部经也讲心,几乎所有的经都在教导我们一个「空空如也」的心法,一个「不二」的心法、「实相」的心法、「智慧」的心法!可见体悟这解脱对待的「不二」心法,在修行中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然而这「心法」远在言语之外,并非语言所足以形容,就像你要形容一个柠檬的酸一样,是怎么个酸法呢?与酸梅的酸有什么不同呢?与李子的酸有什么同呢?唉呀!这要怎么讲才会清楚呢!然而理不说不明,圣贤不得不藉助有限的文字来说明文字之外的感觉,因此这项原本简单的工作,却变成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自古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圣人,不断地著书立说,就是为了要说明这个用尽所有名相,仍然不足以说明的「本心」样貌。因为只有先找回那个不分别取舍的本心,才能进行下一步有关气轮的修复功程,确保气轮能依照本性的路线,去行它精准无比的返本造化。
因此「修心、静心」虽非代表修行的全部,但却是首要的当务之急,因为后面有关法身的返本功程,都得等待这个「本心」确立之后才能进行,因此古人说「万法惟心」!请各位要看清这个万法惟心的「惟」字,是直心旁,不是口字旁,如果口字旁的「唯」,就是代表「只要修心就可以了」的意思。但若是心字旁,则与维持的「维」有相同的意思。因此「万法惟心」的意义,不外是为了突显,所有的返本的法身造化,都维系在「修心」这个课题先确立之后才能进行,而不是告诉我们只修一个心就够了!这点则是每位有志修行的人第一个要分辨清楚的。
既然去除内心的分别知见如此的重要,然而真正的「内心」究竟是在哪里呢?这实在是个大问题!直至今日科学如此进步,但人们对这个重要的课题仍然是一知半解,因而使得修心的课题沦落到各说各话、无所适从的窘境!这其中Z~令人引起混淆的关键,乃是因为经典中所谈到的知见、妄心、三心四相、七情六欲,全都是指存在人们胸中的情感罣碍,也就是胸中气机变化时所攀附的知见,而非指脑中单纯的想法。
这一点则是在修心的课题中,Z~难以厘清的关键,若没有经过长期仔细的内观练习,这两者实在很难区别!无怪乎自古以来无数的修行人,纵然修行数十年,甚至一辈子,也很少有能摸透这个心苗根由!甚至连自己的内心都不曾看过一眼!为什么我说经典中所说的心念、知见、三心四相、七情六欲等,都是指我们的胸中气机变化时所攀附的知见呢?我举几个简单的生活例子,也许您就懂了。仔细观察…
当一个人生气,气得捶心肝的时候,他的手会不由自主的捶向自己的胸膛; 当一个人被吓到时,也会不由自主的用手拍自己的胸膛; 当一个人非常感动时,也会不由自主的用双手抱住自己的胸膛; 当一个人说「这是我的肺腑之言」时,也会用手指着自己的胸膛; 当一个失恋的人陈述他的心酸心痛时,也会不由自主的用手抓住自己的胸膛…
你有没有发现,虽然人们陈述他的某某想法时,会用手指向他的脑袋,但当人们在陈述他内心的所有情感、情绪、感受、冲动、心情的舒服、不舒服时,都会不由自主的用手指向自己的胸膛!
这不仅是中国人如此,全世界的人也都是如此;不仅是男人如此,女人也如此;不仅是老年人如此,年轻人也是如此。因为这是全人类的共同感受、共同语言,不会因为年龄、种族、宗教、或国界而有任何的差别!
这并非巧合,而是因为人类的七情一发,必定引动满腔热热的气血汇聚于我们胸膛的正中央,这股能量的起伏愈大,心情的晃荡与罣碍也就愈大,可以说这股胸中的能量,已完全代表了人类的心情所在,全人类的贪嗔痴爱、全人类的心情冲动,全人类的烦恼罣碍,都是在人们的胸中所上演。
如果有人更仔细的观照胸中能量与情感起伏的真相,每个人必能再发现,胸膛中负责感应这股能量冲动的核心,仅仅只有一方寸的大小而已!其位置就在心窝略上一点的地方,深度约在胸膛厚度的中央,也就是胸膛正中央表皮下约两三寸的地方。这正是老祖宗所说的「黄庭」一窍,瑜珈行者称它为「心轮」,道家叫它为「中丹田」,古人所说的「方寸」、「心头」,孟子所谓的「放心」,指的是这个地方,如来佛所说的「直指人心」指的也是这个地方。
有关「内心」的位置和详细描述请参阅《我爱中国传统文化之十-安心篇》。 人们所有的情绪困扰,及内心中的所有罣碍,皆源于此窍内的一点气机起伏动荡。这一窍内的气机动荡起来,我们立即感受到「内心」的不安;这一窍内的气机只要松缓下来,我们不只立即感受到「内心」的平静,甚至连全身的紧张也都将自然的松缓下来!因此古人说「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这天君就是我们的「内心」,也就是这个情绪的感应中枢…「黄庭」!
由于这一窍指的是身中「气」的感应中枢,是一个气场,一个能量场,而非一个有形的组织器官,因此到目前还没有办法用科学来证明,但能量学家已发现,在心脏的旁边,有一个能量场,其强度大到多少呢?它比脑中的磁场还要大上四千倍!难怪脑中的理智思考,往往总是败在「内心」的情感或好恶之下!
想想看,你常在理智中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事,但Z~后是否因为内心里一个微微不喜欢的感觉上来,而又开始改弦易辙了呢?或是你脑中很清楚什么事是不能做的,但Z~后总是因为「内心」一个贪爱或嗔厌的感觉上来,而又再度犯错了呢?这就是我们的「内心」跟「理智」不同的地方。
理智是表面的,而内心才是代表你真正内在的、深层的、真正想做的、真正想要的,也就是除了心脏以外,你还有两个心,一个是表面的思考,一个是内心的好恶情感,而这内心的力量要大过理智的力量四千倍!
因此这存在胸中的「内心」才是修行的重点所在,经典中所谈的三心四相、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等,指的并非你脑中的理智,而是指你胸中的贪嗔好恶而言的。如来佛直指人心,正是要指出这一个能量场的重要性,而我们却一直误以为是我们脑中的逻辑思想出了问题,忽略了胸中真正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