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蒙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查干湖风景如画,水草丰美,常言道“南有太湖,北有查干”,湖区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渔业资源,盛产胖头鱼、鲢鱼、鲤鱼等多种水产品,这也使得每年的冬捕成为查干湖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冬捕的由来 查干湖冬捕是由辽代的“春捺钵”发展而来,“捺钵”是契丹皇帝在游猎畋渔地区所设的行帐(行宫),称“捺钵”,“春捺钵”就是春渔于水,相传辽帝圣达宗特别爱吃“冰鱼”,每到正月上旬,就率领文武百官到冰冻的查干湖扎营,命人将冰层一点点刮薄,直到冰面薄如纸片,可以清晰看到冰层下的鱼来回游动,此时敲破冰面,鲜活的鱼儿就会纷纷跃出水面,成为案上美食,供君臣饮宴。
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吉林省西部发现了四处辽代行宫“春捺钵”遗址,填补了我国多年来没有“捺钵”遗址的空白。
据专家考证,辽代皇帝前后来过吉林“捺钵”29次,每次前后历时60余天,“春捺钵”以钓鱼行猎为主,并借机大宴群臣使节,约见各族首领、接纳贡品,商议国事。
直到今天,在查干湖地区,冬季捕鱼仍然沿袭采用凿冰下网法,并使用鱼叉等原始捕鱼工具。 冬捕的特色 如今的查干湖冬捕也延续着历史上古老而独特的仪式,冬捕开始前要进行神秘的祭湖醒网仪式,意在唤醒冬网,祈求冬捕顺利。首先要在冰面上搭好祭台,由德高望重的“鱼把头”摆好九种贡品,再将九炷香分别插在三个香炉内点燃,然后和一众**按顺时针方向绕供桌、冰洞、冰雪敖包三圈并诵经,之后,“鱼把头”站到场地中间将酒碗举过头顶,唱诵祭湖词,几名蒙古族姑娘在唱诵声中将手中的哈达系在松柏枝上,其他人则将糖块、奶块撒向空中,然后**将酒倒入冰洞,所有人围绕冰雪敖包绕行三圈。
祭湖完毕后,“鱼把头”用“抄捞子”在冰洞中搅几下,提出一条胖头鱼,称为“开湖头鱼”,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所以每年冬捕的头鱼,会拍到七八千元的天价。
拉网捕鱼,也是冬捕中Z~具特色的场面,参加冬捕的渔民坐上拉网的马车和雪橇,在“鱼把头”的指挥下在冰面作业,凿冰布网,拉动绞绳,冰面上,“鱼把头”的号子声、赶马车的吆喝声在湖面飘荡,场面极其热闹。
全部渔网需要分十几次才能全部从冰面拉出,随着渔网的拉出,数不清的鱼在网中跳跃,真正是“鱼贯而出”般的壮观,让人震撼。
作为一种古老的渔猎方式,查干湖冬捕已经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为了传承这种古老的冬捕文化,每年12月下旬到次年2月中旬,当地都要举办大规模的冰雪渔猎文化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