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Z~后由 玄商刘一瑶 于 2020-1-6 11:30 编辑
汉字,从产生之初就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相传仓颉造字成功之后,天降粟雨,鬼神夜哭,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智慧和能力有了质的飞跃,鬼神难以再主宰人类命运了,说明文字的创造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作为一种表意符号,汉字书写线条“向左向右的种种变化,都是宇宙中排列有序的象和数”,而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等字体构成的书法艺术则使汉字一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书法艺术是在甲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演变而来的,书法讲究线条、结构和章法之美,追求曲直相宜、布局完美。
篆书
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大篆。西周晚期所使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唐初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三畴原出土的直径约三尺的石墩上所刻文字被认为是大篆的真迹,唐代诗人韦应物认为其形状如鼓,改为“石鼓文”。小篆是秦统一六国推行“书同文”政策后形成的,小篆字体优美,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所以印章刻制,特别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
隶书
隶书的名字起源于东汉,是汉字演变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隶书的笔画由圆转为方折,解构删繁就简,便于书写,所以晋代卫恒在《四体书势》里说:“隶书者,篆之捷也”。
楷书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出现于东汉末年,形体方正,笔画平直,书写比隶书更加方便,所以沿用至今。
草书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起源于西汉,笔画简省但又有章法可循,字字区分不纠连;今草出现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笔画秀丽流畅;狂草又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行书
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书法名家 柳公权,唐代书法名家,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以楷书著称,骨力劲健,遒劲丰润,自成一家,主要作品有《高元裕碑》《魏公先庙碑》《玄秘塔碑》等。 赵孟頫,宋代书画名家,以楷、行书著称,笔画圆秀,字势舒展,存世作品主要有《各体千文》、《赤壁赋》、《临兰亭帖》。
我们所熟悉的“五福”就是书法艺术的完美表现。隶书福:取法汉代石刻隶书,古朴厚重;楷书福:取法唐代楷书,端庄大气;行楷福:取法赵孟頫,灵动秀美;行书福:取法王羲之,飘逸潇洒;草书福:取法康熙御笔“天下第一福”。五福合一,是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也是书法艺术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