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2-10-26 09:05 |
---|
签到天数: 1752 天 [LV.Master]签到十一级
版主
  
- 积分
- 166900
|
本帖Z~后由 奉天期市老兵 于 2020-9-19 07:55 编辑
' m J" ?; k0 U- V3 g1 C
' ?3 ^0 T) N- E4 T7 w! G 结构化思维改变的根本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改变意味着自己的行为模式到了一个新的时空次元,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会有明显异于非结构化思维的变化,比如我们拿孔圣人的一句话来举例,圣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 }8 W. d( t1 ~1 c q0 Y2 W6 k& T 1 这些一句大家都懂的基本都会认可的道理,讲述学和思是学习中必要的两个元素,皆不可废,都很重要,但是道理是道理践行是践行。+ r- \. W& n( c8 L& d
2 结构化思维会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道理容易懂,也没什么可迷茫的,但是真的践行你就必须考虑这个度的分配,该多学还是多思考?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应该更多的分配比例到学习,就和我们生活中要更注重实践,多踏踏实实的干少思考,更量化一点可以参考谷歌的工时分配制度,都是一样的应用结论,那么这是另一个周期的道理。
% i+ G3 E) E8 _+ d, Q B3 Q1 K# i 3 但等我们真正实践了又会发现上面这个道理依然仅仅是道理,机械套用依然不适合,少啥了?少自我定位,前面说的都是别人的道理,一天工作八小时思考一小时还是一周工作五天思考半天?亦或是工作一年思考一个月?其实都不合适,而是你以前是什么习惯,以前做得太多就要适度给自己增加一些思考的时间,以前做得太少就要适度给自己增加一些做的时间,这是自我认识的一个道理,你说我不知道,那就是不自知,一切困惑的根源,无解!( p& V; f* ~. S' f6 p$ h
4 有了“自知”之后践行依然还是要再具体,自知打引号就是你不可能真正的自知,只是随着自己的思考认知能力的增加,这种“自知”会动态的变化,客观的“自知”就是客观总结自己曾经经历的过程,你发现的不是是非,而是过程中自己是做得度偏大了还是思考的度偏大了,然后有计划的去尝试调节,调节之后以自我的收获和感受作为调节效果的衡量依据,明白这个道理自己才不会在实践中掉入两个极端,被理论或者被人洗脑式灌输的理论迷失了自己,去追求什么虚无缥缈的完美的自知,成为人家套路的殉葬品,或者放弃,什么都不听不信不想不做,掉入什么“宿命论”的魔窟。& e" q2 C/ q! v N( \- Y
结构化思维的交易技术和上述的逻辑链是一个样子的,还是以创业板指为模拟场景,这周基本上就是观望的策略:+ |" m8 @- X2 A
1 图1标识了观望的理由,依托周期就主要就是空间箱体,上箱体被破为压制,下箱体未到下半区依托,选择周期不在响应区间。* y: x( ^; g0 u2 L' r
2 空间箱体有那么重要吗?其实没那么重要,但是技术首先是选择,没选择你怎么干?听那些大师的说白了不就是涨了就追跌了就割吗?没选择一切免谈。$ \) \( z3 L5 Y) F0 n5 ]+ p' Z
3 那么更小的周期要不要去响应,这同样取决于自我选择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反正无非一是计算风险收益比,按照我的分割选择没有适合的空间所以我选择观望。7 y- b. ]9 w2 c0 M( k
4 更细的就是风格,量价齐收敛大家和之前分享的五日周期日内操作计划对比,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就没有舒服的短线操作空间,同样是大趋势未明的短线周期,不同的风格背景下可操作性是不一样的。
1 q6 I/ Q8 Z/ P9 M0 }1 n 那么如何能更准确的预判市场的短线风格呢?理论上很清晰,短期市场对什么因素Z~为敏感,你能把握这个敏感因素的动态就能去预判风格,但是和理论不同,门前有做大山挡路,搬开了路就顺了,但是搬山是拿嘴说说就可以实现吗?所以实践要大量的积累,而且输出只能求其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时间都是观望跟随而已:
* `) r- F# N4 f1 V X 1 前面分享里都有说过,因为交易规则的更改和市场治理的行动,政策在短期对市场风格的影响非常清晰,当然这并不是健康市场的特征,但这是我们短期必须面对的现实。
# P, k" I; k' t3 u% ~9 W m: K7 t 2 图2和图3是近期收到监管函的两只个股,这两只个股我们只说图表,有没有明显的区别?& m+ y9 E% D" Z; X/ g, x
3 何谓明显区别?基本面的东西不去多谈,只说一个基本面清晰不过的空壳和很多东西尚未浮出水面的能一概而论吗?技术上惜售和追高的成本构成原理能一概而论吗?行为上贪婪和自救能一概而论吗?6 v, T- D. b1 L8 E* P' k" C
4 那么应该怎样去区分管理呢?其实以前分享的时候跟大家反复的阐述过自己观点了,这不能是以行政干预行为为主体的东西,必须要有市场化的必要过程,市场的东西交还给市场,T+0,做空机制,裸空机制,投资咨询相关产业的扶植,真想让市场走到良性轨道上这是必须的路径,所以现在谈怎么管合理事件非常滑稽的事情,方向上就是不应该行政干预,现实就是不干预是不行的,所以不存在什么真正意义的合理干预,只是从我们应对的层面必须要清晰结果,现在没有就不能博弈更多的观望,有了结果跟随,只能如此。
' G5 M: z, b# h) M 今天市场风格有转换的迹象,组合仓位的意义就在于此,多数时候我们无法去预判风格,但是我们可以按照我们的理解去尝试提前布局,而不去盲目的集中押注:
# d0 n5 r8 e# k 1 图4图5的个股都是在小群里和讲解员们交流基本面分析的示例股,基本面没毛病,估值上也不高,只是不在市场风格的风口上而已。- C; ^3 B+ |' |) N: X) T
2 既然风格这个东西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能准确把握,那么可以进行一些不考虑风格的布局,涨不涨把握不了,但是短期有一定安全边际,中长期有合理预期完了呗。: Q) U- M' q4 q
3 不看技术面持股挺难受的,那就找一些这类个股按照技术去做呗,技术上这类股很好处理,图2和图3都标识了,简单技术,不咋赚钱是正常的,赶上市场切换就多赚点呗。1 a2 V8 _5 {( w1 q! V
4 能把握市场风格当然更好,把握不好就理性布局,谁强跟谁走不主动站队就完了,真正难受的永远是明明就没有把握的能力还偏执的非要去把握的,不要自寻烦恼!
5 Y0 ]+ K$ p6 A( J# \; |9 X; M 下周依然歇业,也调整调整自己的周边,建议大家也学会松紧适度的调节自己的节奏,总喜欢一个节奏去走要出问题的。
# B1 q4 S# e* F0 L( A( |+ x
' J$ z0 p V& l% U* {, m2 N$ ?; U/ Z) B4 Q9 u9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