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爱中国传统文化之十二-禅修篇中7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5 10:23
  • 签到天数: 2060 天

    [LV.Master]签到十一级

    133

    主题

    6万

    经验

    107万

    金币

    六段

    Rank: 6Rank: 6

    积分
    6854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16:2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Z~后由 王粉之格物致知 于 2019-3-10 16:38 编辑

    为什么可以对着胸中的气血不贪不嗔呢?由于情绪本是一股翻腾的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的真相只是一股流动的气,它不怎么流动翻腾,本来都没有贪嗔好恶的意义存在。就像空中的云,不论用什么形式去飘动,都不代表任何好恶的意义。既然能量本不代表好恶,那就应该回到不代表好恶的真相来看它,这才是一个觉者的正见,若离开这个正见,都叫「无明」了!

    因此当情绪涌起时,只把情绪当无意义的能量看,不要把能量当成情绪看,那么当下那能量就像空中飘过一阵风或一片云一样,仅仅只代表一股畅然的能量,它要用什么形式存在都可以,再也没有什么好坏的意义。

    既然那股能量不再被我们解读为好、不好、舒服、不舒服等意义,那么我们大可不必忙于抵抗它、消灭它、转移它,我们大可静静地看着它发生,任其自然地生起灭去,就像享受着清风,看着浮云的变化般,坐看云起云灭,不必有任何的防备,也不会被它控制,不会被它牵着鼻子走,因为此刻它在我们的内心,早已不代表任何好坏的意义。这个功夫若在情绪能量升起时还做得来,当下就是「无分别取舍」的赤子了。

    所谓「赤子心」就是这个,赤子并不是没有情绪,但组成情绪的那股能量还未攀附任何高下荣辱的好恶知见,因此赤子即使在情绪已发的当下,依然不被气血所控制,他总是悠游自在地享受于其间,一副收放自如的样子。这也正是《中庸》所谓「喜怒哀乐发而中节谓之和」的境界。「和」就是无分别的效验,无分别就不必害怕它的发生了!不怕它发生自然就无拘无束、收放自如了嘛!

    说起来容易,但可别以为要做到这样很简单!历代禅师终其一生所教导的,也不外是这个不分别取舍的「不二心法」,「不二」就是「无对待」,这个不二心法难就难在情绪的当下如何不好恶呢?情绪的当下如何发而中节呢?中了什么节呢?中了不分别取舍的节!下次当你的情绪来袭时,检验你自己面对胸中涌起的那股热血时,能不能任它自来自去?能不能静静地看着它发生?能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胸中所有的能量变化?能不能在它发生时丝毫不攀附贪嗔好恶的知见?就知道自己「无分别取舍」的功力究竟如何了!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什么是「无分别取舍」了,无分别取舍就是对内心气血不攀附好恶的对待知见,既然在气血上没有好恶的分别,就不会被烦恼绑架带走了!没有烦恼的侵袭,当下不论我们的脑袋想到什么,或身中感受到什么能量变化,对我们来说都是自在的,都是收放自如的。当下这些知见都叫「无念」!「无念」也就是「无分别取舍」而已啦!

    12.什么是无物?
    各教经典都是围绕在一个主轴上打转,那个主轴从正面来说是确立我们的「本心本性」的存在,从反面来说则是要去除我们的「烦恼挂碍」。然而这两者其实是同一件事,因为去除烦恼后所照见的就是本心本性,照见本心本性中的安宁后也就免除了所有的烦恼,因此不论从正面反面来说,那个内在的主轴都是一样的。

    了解了这个内在的心性主轴之后,我们就更加明白什么是应该存在的?什么是不应该存在的?也就是凡是能洞见本心本性的知见与感觉都应该在,都叫无念、无分别取舍,都叫正觉;而凡是能激起烦恼的知见与感觉都是妄见,都不应该在,都叫动念、执著,都叫无明!而「无物」也是一样,这个「物」字,虽然可以泛指世上的万事万物,当然也可以指内心的感受、好坏知见等。然而若将物字往外解释,那么「无物」岂不是要把世上的万物都消灭后才能达到吗?这是一种逃离当下的妄见,这样的解释显然是不合逻辑的说法。

    经典所谈的主轴是心性,心性毕竟是内在的事,因此这个「物」字,应当往内来解释才对。这个物字指的是存在我们内心中,那个造成烦恼的「好恶分别的知见」而已,而不是一个确切的外物。「无物」是将我们的分别知见改变成无分别取舍的正见后,使内心所有好坏的感受都变成对你毫无影响力,而不是把它们都消灭掉。

    好比俗语常说的「胸中必有一物」,或是「胸中无物」,或「本来无一物」,这几个「物」字指的都是一种内心的知见、一种内心的感受而已,而不是一个可以摸到看到的实物。又如《大学》的「格物」更可以印证这个说法。《大学》修身以下的次第功夫依次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我们可以从「格物」这两字摆在「诚意」、「正心」之前,便可以确定它所指的必是心意内的物,也就是心意内的知见,而不是指外在的事物!

    因为即使一个人再聪明,把外在的事物安排得再怎么巧妙,也不一定就是一个能诚意正心的善人!不信你看世上那么多聪明绝顶的人,处理事情有条不紊,利害得失掌握得恰到好处,但内心却狡诈得很,这不是很常见吗?可见即使格透了世上万事万物,与诚意正心又何干呢?必要格正了心中的知见,才能达到诚意、正心的效果。这点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早就点明了朱熹的错误,只是曲高和寡,没有被教科书所采用罢了!

    言归正传,人们的情绪起伏就是一种能量的起伏,而若是单纯地看着能量起伏的本身,那就像水流的起伏一样的自然,并不会带给人们烦恼痛苦,只是当人们的内心对这股起伏奔动的能量起了「分别好恶」的知见时,痛苦就在内心中发生了。

    那么「无物」是要无什么呢?那股不停变动的能量,正是我们的生命与心性的所在,它本来应该存在,不仅没有拿掉的必要,而且想拿也拿不掉!而攀附在上面那个「分别好恶」的知见,才是带给我们烦恼的元凶,只有它才是该格除、格正的「物」!因此「无物」指的是格除、格正内心中那个攀附在气血上分别好恶的知见而已!

    所谓「觉悟」就是了悟自己内心的所有真相,在一个觉悟者的正见中,内心能量的真相本来没有这些好恶分别的「物」存在,因此不论它怎么变化、怎么来去起伏,在任何气血变化下,都可以悠游自在、了无牵挂。因此六祖用「本来无一物」来表达自己照见内心气血了无攀附的真相。而神秀并未悟透自身气血的真相,只要内心气血一动,依然还攀附着分别好恶的知见,因此气血一起伏变化,就必须要用「时时勤拂拭」的办法,才能使它恢复原来的平静。这两者一个是直悟性命真相的高手,一个是在妄见中勤拂拭的高手,这个看似微小的差别,使得神秀与觉悟擦身而过,而惠能则成为第六代祖,故不可不慎。

    现在你可能已经发现,不管是「无」也好、「无念」也好、「无对待」也好、「无物」也好,都是在指同一件事。是的,可别讶异,还不只是这样,连下面几个即将要解开的名词真义,也是在完全一样的主轴上所立论的。自古英雄一条心嘛,本来无二论的,只是为了渡化各种悟性的众生,而多设方便之门而已。

    13.什么是无相?
    在《金刚经》里提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问题,什么是「相」呢?简单地说,「相」是某个样子、某个看法、某个模式。但所指的不是方圆美丑的样子,也不是青黄赤白的样子,而是指内心的知见模式。每个人内心的知见都不同,因此形成习气、个性、看法也不同。内心对事事物物的看法就是「相」,外在事物本无高下美丑,一切高下美丑都是人心的妄见习性所投射出来的。

    俗语不是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吗?一切外在事物的价值,其实都是内心的好恶模式所分判出来的。而这内心的好恶又是在哪儿上演的呢?试观自身好恶感受在冲动时,必定是一股情绪能量在内心窜动的当下。当心头内的能量越热、越紧、越冲动的时候,也就是好恶感越强烈的时候,回想一下当你正在爱一个人或恨一个人时,是不是这样呢?然而仔细地观照那股正在变化的能量中,实际上依然没有这些对待意义存在,这些或好或坏的看法(相),完全是人们的知见习性使然而已。说得更确切一点,一个人在情绪泛起时,对内心(黄庭)能量起伏的好恶习性便是「相」的所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732 天

    [LV.Master]签到十一级

    16

    主题

    11万

    经验

    62万

    金币

    七段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4480
    沙发
    发表于 2019-6-10 08:53: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1 1

    实名信息备案通知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要求对社群用户实施真实身份信息备案、定期核验等。现在,需您进行实名备案,备案成功后才可以回复发帖!

    点击此处去完成备案

    王者财经 ( 京ICP备16006323号 )

    Copyright 2016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6-2023 北京草根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6MA002TL78A
    营业执照     经营性许可编号: 京ICP证161258号   ICP备案:京ICP备160063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737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